近年来,文祖街道坚持“文旅全面融合、助推乡村振兴”发展思路,立足街道“1134”工作布局,聚焦“齐鲁古道·文旅走廊”建设,围绕加快打造“东强”中的“南美”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,创新文化传播,深化文旅融合,擦亮“诗画文祖”全域旅游靓丽名片,乡村旅游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文祖街道立足深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,以“齐鲁古道·文旅走廊”为中心,规划三德范、锦屏山文旅核心区,大寨非遗,东张山水体验区,驻地文创产业区,三元都市田园区,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,构建“一廊五区”,打响“诗画文祖”品牌。先后吸引马友谊等大批文创青年扎根村庄,成立“乡村振兴党建联盟”,将石子口、东田广等15村和薯立方集团等15家企业纳入联盟,搭建起村村联手、村企合力的产业联合发展新平台,让村、合作社、文旅企业抱团发展,实现组织联建、产业联合、资源联通、人才联手、效益联享。并坚持宜种则种、宜游则游、宜养则养,发展红薯、黄粉虫、黑猪、绿色旅游“五色产业”,凝聚起“党建+大文旅+特色产业”的发展合力,实现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,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发展乡村旅游,配套设施是基础。文祖街道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从设施、功能、环境三个方面,完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,不断提高对外接待能力和水平。一是突出基础设施配套,在青野村建设五音戏文化长廊、古戏台、五音戏博物馆以及五音食府,在三德范村修复古戏台、提升儒学讲堂,在石子口村建设文化舞台,为文化传承打造坚实基础。二是注重服务功能完善,投资200万元,建设全域旅游导视系统,线下完善道路标识系统和旅游导示牌,全方位展现文祖文旅特色;线上打造全域智慧旅游平台,利用VR影像360度全景展示自然景点,让游客足不出户感受古韵风采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千年古镇·诗画文祖。三是全面提升人居环境,深入推动农村“三改”工作,辖区22个行政村全部配备垃圾、污水处理设施,公共厕所布局合理、干净卫生,内外交通服务体系便捷通畅,生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逐步配套,信息咨询、宣传展示、公共休憩、便民服务等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。
文祖街道创新“旅游+”模式,在合理开发利用乡村资源的基础上,丰富农文旅发展业态,推动乡村旅游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。一是盘活文化资源,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,加大对文物古迹、传统建筑、农业遗迹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,丰富农村文化业态,打造有乡村风味、文化特质、乡愁记忆的精品村庄。二是创新文旅载体,街道以各类民俗活动为抓手,每年举办齐长城文化艺术节、甘泉流苏节、自行车联赛等民俗、文体活动近10场,协助五音戏剧团成员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演出百余次,三德范春节“扮玩”每年吸引各地游客几万人,“甘泉流苏”“青野五音戏”“石子口村民宿”“千年古村三德范”等作为“齐鲁古道·文旅走廊”的重要文化符号。
“形”已塑、“魂”已铸,关键一步是完善旅游路线,加强宣传放大效应,把资源做成产品、做成产业。围绕这一目标,文祖街道大力招商引资,以多彩农庄田园综合体、舜耕九州休闲农庄为中心,打造观光、休闲、度假、体验为一体的精品庄园;依托特色资源,实施锦屏山核心区建设、东张泉水改造、甘泉美丽乡村创建、文祖东村东峪翠谷等文旅工程;挖掘区域特色,建设水河、甘泉、三德范、东张、石子口等民宿集群,并辐射对接莱芜雪野湖、济南动植物园等文旅项目,打造集文旅康养、高效农业于一体的文化走廊、生态走廊、产业走廊。同时,依托境内特色丰富的文旅资源,推出“长城脚下有好戏”、“非遗大赏”、“乐享山水”、“红色教育·农耕体验”四大旅游主题线路,生态观光、休闲度假、农事体验、乡村民宿、特色美食、节庆赛事等旅游产品不断丰富,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提档升级,每年可吸引各地游客30余万人。
下一步,文祖街道将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,繁荣乡村文化艺术,倾力打造齐鲁古道·文旅走廊,努力开创文化更有活力,旅游更有魅力,消费更有动力的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!
下一篇:没有了
- 2025-02-06【诗画文祖】诗画文祖这一年④——文旅融合谱新篇 乡村振兴展宏图
- 2025-02-02难对付脾气最硬的星座之一双鱼座
- 2024-12-21恩里克与巴黎续约至2027年,开云官宣因欧冠表现推迟
- 2024-12-2021解读|再提大保险观 李云泽要求保险业加快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